"
“我要出去,我要离开云安村,我要去广州。”戴玉娇酸红的双眼里装满了泪水,冰冷的双手晃着二姨的手腕,时不时的总能碰到二姨腕上的玉镯子。
“玉娇啊,不是二姨舍不得这点钱,二姨不缺这笔钱的,这点钱对二姨来说真的就是小意思,只是你现在还小,不适合去外面闯荡,你说你现在爹妈也没了,我也是不放心让你出去,外面的人不见得就比村里的人善良到哪里去”。二姨把戴玉娇的手轻轻的挥开,脸上不小心露出的嘲讽马上收回。
戴玉娇分明看见了那股嘲笑,感受到了意味。村里人都传:二姨家有钱,玉娇死了爹娘,亲戚里就属二姨有良心,愿意接济玉娇。玉娇从地上起来,擦擦眼角里没有留下来的泪水,径直朝门口走去。二姨家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有好几十亩地不说,还有一个大房子,更让村里人羡慕的是这二姨夫还是村里的一村之长,所以二姨家就是云安村里典型的有权有势的代表。
出了二姨家的大铁门,门口就是二姨夫领了政府拨款修的水泥路,玉娇一脚踏上水泥路,看着延绵的水泥路,蜿蜒起伏,玉娇的双眼瞪得硕大。这条水泥路从村口起,至村里的果园林末,恰好玉娇家就住在果园林200米外。村里人都说二姨夫做了好事,修了水泥路,把村里和外面的大千世界联系了起来。
“是啊,这条路还真是好,把外面的人都带进了村里来,我却始终出不去”戴玉娇是打心眼里恨着这条水泥路,戴玉娇带着恨意走到了四百米外的水泥路边上的小卖部,又买了一箱袋装泡面,小卖部的老板娘叫罗二娘,嘴是出了名的恶毒,仗着村里就这么一家小卖部,总是偶尔做点黑心生意,对客人也是没有半句好话。
“老子进货不辛苦的?从外面进货进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来有多少路你们这些龟儿子不晓得?运费就该老娘出?”罗二娘叉着腰、飚着口水沫子和小卖部住在旁边的邻居理论的时候,戴玉娇刚好走到小卖部门口,村里的人恨是恨罗二娘,但还是多多少少怕她的,村里人都说她儿子在外面做了黑社会,认了大哥。戴玉娇走进小卖部,看着摆列整齐的零食,伸出手又往回缩,那一行行零食下的数字那么清晰又刺目,玉娇干脆不看货物了,顺着数字看,直到看到了2.5才收住了眼神。罗二娘给玉娇说过的,玉娇在她这里买泡面是有优惠的,买得多就算她2元一包的价钱,罗二娘让玉娇不要对外说漏了嘴她们的这个交易,不然以后她不好做生意。玉娇抱着泡面走的时候,罗二娘叮嘱玉娇往面里加点青菜,有颜色,好看些!
戴玉娇抱着泡面穿过水泥路,走进一条泥巴小路。玉娇打心眼里恨这条水泥路,所以买完泡面就不想走水泥路了。泥巴小路不绕路也不扰心,走着走着玉娇就又想起了二姨那一脸的嘲笑。“对我好不好,别人不知道,我心里自己有数”玉娇憋着嘴,觉得自己委屈极了!
走了好久,终于到了果园林,果园林前有一户人家也是玉娇极其厌恶的,果园林前的这户人家姓刘。玉娇家在果园林后面,玉娇走到这户人家的时候,屋内正还在高声谈论,一是谈论刘家的小儿子在大学里交了个城里女朋友,说是家里有钱得很,长得也漂亮。二是谈论玉娇二姨收了隔壁村王蹶子彩礼钱,准备把玉娇嫁给那个五十多岁的王蹶子咯。刘家人再也不怕村里人瞎扯玉娇和他们家小儿子的闲话了。玉娇听着心里恨极了,愣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没有从刘家门口过,又从果园林饶了一大圈才绕到果园林后面的池塘,池塘边几米就是玉娇的家。玉娇把泡面放下,坐在池塘边上,看着池塘里,玉娇听他说池塘里有鱼,又听另一个他说池塘里有藕。于是玉娇就盯着池塘里看,却始终什么都看不见。过了许久,玉娇还是在盯着池塘里看,池塘里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个人影,慢慢的池塘里的人影越来越多,玉娇起初心里还有点害怕,渐渐地也啥都不怕了,池塘里那有个人影就是玉娇自己嘛。
准确的说那不算是玉娇,那是五年前的戴玉娇,那个时候戴玉娇也还不叫戴玉娇,五年前戴玉娇叫戴小凤。戴玉娇这名儿还是戴小凤自己取的呢。玉娇看着池塘里的戴小凤面无表情,自己也跟着面无表情。
塔读@ 戴小凤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喜剧小品,始终笑不出来。旁边母亲正和二姨商量要随村里人出村去同父亲打工的事情,正想要把小凤托付给二姨。 “妹儿啊,你们家这情况真的是困难,光靠戴三一个人在外面养老又养小始终不行的,你既然决定出去,就放放心心的出去,小凤过一年也马上要去镇上读初中了,你就安心的去吧。” “二姐,小凤还这么小,我真的是不放心,家里也还有个老人,让小凤搬去你家里也不像话,也不好让戴三他爹一个人守着家,我就求你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小凤有吃的没有”小凤的母亲是个体弱多病的女人,这个时候流着眼泪就看起来更是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 “妹儿啊,你放心的出去吧,村里那么多户人家的大人都出去挣了钱把楼房修起来了,你看看你们这个房子算什么房子嘛,别个人都放放心心的把小孩老人留在家里,你也不要太担心嘛,还有我在村里守着,放一万个心。”二姨说着也不禁流下了泪水。 二姨自小心疼这个唯一的妹妹,从小两姐妹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妹是家里的老三,老大生下来没多久就患病夭折,两姐妹自从有了弟弟起,就开始像个小大人一般开始一边务农一边上学,学堂里两姐妹总是肩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等到家里有了老九了,背上怀里都放不下了,两姐妹也就再也没有去过学堂。老二很听家里的话,什么都让着弟弟妹妹,不过最疼的还是这个妹妹。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两姐妹做,上山捡柴,去地里割猪草,姐姐都是紧紧的拉着妹妹的手,山里蛇多,野兽也多,山里的鬼怪迷信更多,夜深了,两姐妹还没有完成任务,在山路上,妹妹害怕,姐姐也会唱歌给妹妹听。妹妹听着歌也就慢慢的什么都不怕了。山里人都渴望走出大山,那时候,对每一个山里的女孩儿来说,嫁到山外面的村子里,似乎就会让家里人很有脸面儿,让周围的人对这一大家人客气起来。两姐妹都还算长得标致,也都顺利的嫁到了山外面的云安村,姐姐是经媒人介绍和云安村的马家四儿子结了婚,那时候马家还是村里的贫困户,马四虽然长得矮小、性格腼腆,但也还算上进,两个人结了婚后就一起打拼,也慢慢的有了家产,妹妹是和戴老三自由恋爱,两个人是在二姐大婚那天看对眼的。村里婚事都有摆宴席的习俗,除了两方的亲朋好友,村里人都会“赶人亲”(随份子钱),婚宴是村里人一起忙活儿的大事,那天妹妹在厨上端盘子上菜,戴老三负责烧火,戴老三是云安村里出了名的美男,长相秀气,眉目清丽,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做起事来就十分合拍,虽然只是一个人烧火,一个人端盘子上菜,但两个人都找尽了机会对话,婚宴结束后,戴老三向二姐打听了妹妹,从此以后戴老三也就常常去山里所谓的“游玩”,二姐嫁出去后,家里的很多农活顺理成章的成了妹妹的事儿,不过有了戴老三的进山“游玩”,妹妹也没有因为二姐嫁出去了而被农活累着。本来家里人是反对戴老三追求妹妹的,戴老三虽然常常帮家里做农活,但两姐妹的老父亲早就看出了戴老三做农活的技术十分不够格,就拿插水稻来说,戴老三负责的那片田地就没有收成好的。但想着戴老三家里也是云安村的一户好人家,加上二姐的极力夸赞,终于妹妹也嫁到了云安村。 妹妹远没有二姐那么幸运,虽然戴老三先用戴二老的储蓄比马四先盖起了一层平房,但马四却逐渐从摆地摊做起了小本生意,戴老三不喜欢也不擅长务农,看同村里的人都去外面的大城市打工,也就跟着那年的一股“农民工热潮”踏出了家门,一年回家一次,后来赚不到钱了,有的时候两年才回家一次。 后来,终于戴老三向家里的这位游手好闲的女人开了口,让她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出村去,戴老三给她找好了一份厂里的工作。 妹妹走的那天,二姐没有去县里的火车站送行。只是拜托了同行的村里人一路上照顾好这个唯一的妹子。二姐坐在稻田里,想起那些年少时光暗自伤神,不知道该为妹妹高兴还是难过,村里有的人出去打工后家里条件改善的不在少数,有的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况且妹妹早已习惯了村里的生活,这去了外面是否会过得称心呢?二姐起身抹着泪水往妹妹家中走去,妹妹的家门锁得正紧,二姐在门外面呼喊着小凤:“小凤,二姨来看你了,二姨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辣条。” “二姨,我还想再睡会儿,你先回去吧。” “二姨,我不饿,一点都不饿,你先回去吧,好不好,我求你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隔着二姨和小凤的大门阻挡了一切,里外成了两个世界,大门里的世界开始天黑,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湿了小凤的枕头,就不再干洁舒适过。二姨坐在门口,看着村子上的天,终于很快地门外面的世界开始下雨,湿了村庄也湿了二姨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