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这个杀手太稳了:寻仙篇

第八章冷木船

  "

靠近海流的同时风几乎停歇,只剩激流带来的风动,但显然支撑不起风帆,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船体顺流而去,进到海流只是迟早的事情。

  

船帆已收,舵手坐在船舱两侧的位置,一共九十六支桨,前中后加上两面,分成六个部分,由掌舵手指挥,用鼓声控制彼此之间节奏,有序的滑动船桨,不仅没有远离的意思,反而在加快的进入海流所处的流域。

  

“百流域。”张三低声喃喃这个从百方侯嘴里听来的名字。

  

这是百氏族人的叫法,在东海诸岛,则要去一个百字,称为‘流域’。

  

东海往北深处,有十余道宽达数十里的湍急海流,海流奔涌之激烈远非江河能比,在流域的最急切处,水流之剧甚至近乎于洪灾一般。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普通船只一旦驶入这样的海流,很快就会失去对船只的控制能力,些许风动不足以让船脱困,若是伴着海流一直到流域深处,届时只怕莫说来一场大风,除非是神仙下凡否则便难救了。

  

至于这片流域内到底有什么,极少数误入并有幸还过的东海人或说‘怪雾弥漫’或说‘海礁如林’,除此就别无其它。

  

总之就是一个又危险,又没有什么宝贝的地方,久而久之,除了一些喜好探险的,一般渔家都对此地警而远之。

  

张三在葫芦谷上船的时候就注意到百氏这艘船,虽然整体外形和普通商船差不多,但船头设计的比较尖,船底的各种加固也是面面俱到,船尾更是特别,有一个类似‘鱼尾’的机关。

  

这些日子与百方侯闲聊时,说起这艘船的结构,从而就聊到了这片海域,即,百霜岛的所在,按照百方侯的说法,反正对所有受邀的客人,百霜岛只是一个迟早都要知道的秘密。

  

百方侯说:“不过知道归知道,纵然有一艘一模一样的‘冷木船’,外人若是不懂其中门道,还是只能被拦在岛外。”

  

而此时此刻,张三正眼见着脚下的大船,仿佛高手比武时,一步一步,谨慎的靠近并试探强大的对手。

  

眼下境况显然就没他们这些武林高手什么事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舵手才是关键。

  

张三倚窗观望,发现百氏的船并不是直接开进海流,因为急促的海流除其本身以外,它也带动了这片海域的海水,加上风太小,船的行动就只能靠浆。

  

可海流太急,如果直愣愣的冲进去,整个船身侧面受力,顷刻就被卷走,甚至翻船都有可能。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时候这艘貌似商船,但各处细节都被设计打磨过的船就派上用场了,舵手们收帆后利用周边流水带动船身,再用船浆和带有机关的船尾控制船身角度,让它以一种稍微偏斜的方式靠近,并在划入海流的同时只用一侧船桨发力,借此扶正船身。

  

最终目的想必是为了进入到海流后,仍然能保持对船身的控制,用微微倾斜再转正的方式,在海流中保有一定自主移动的能力。

  

脚下骤然起伏,身体隐隐前倾。

  

船已经和海流接触,舵手们有序的滑浆声与激流声此起彼伏,他们正拼力维持着船身的平衡。

  

早有准备的张三在些许失衡后,内力一运,将窗户关上,以免溅起的激流涌进来,双脚则紧紧贴住脚下船板。

  

其实根本不用往外看,就和坐马车时车厢里的人,一旦车夫马鞭一抽,俊马奔驰,车厢的人自然能感受到马车的加速一样。

  

船速在变得快。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想利用海流的速度,没必要继续往里靠。”

  

百方侯说过,这片海域非常宽阔,足有大武国两郡左右的大小,像这样的海流有十几道,且从四面八方而来,越往里流速就越快,但最终的流向其实是一致的。

  

在经过百流域的‘雾岛区’后,他们将会汇聚成一道庞大的洋流,头尾相连,形成一个椭圆形。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百氏族人普遍将这个椭圆形的外部,也就海流和雾岛,以及最后的环流部分统一称之为百流域,而在这个椭圆的正中心,就是百霜岛的所在。

  

张三当时听完百方侯的一通解释,脑海中想到了三个字:

  

护城···海?

  

·····

  

·····

  

乘上海流大概半天左右的时间后,也算不清走了多远的路,至少对于常年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一时间肯定是很难做到的,但海雾的弥漫,说明已经进入百方侯所说的雾岛区。

  

这是最危险的地方,在东海极负盛名,当然,只对那些崇尚冒险的探险者,就如同中原的那些寻仙人一样。

  

所谓雾岛区,听名字也知道,这一区域内有数量众多‘岛’,可据张三黄昏时候的观察,这里全部都是不适合人居住的礁岛。

  

这些礁岛大小不一,数量多到每过一会就能从船的两侧看见一两座,这也是为什么船体一直在左右挪动,就是要避开这些礁岛。

  

但随着深入,张三逐渐开始发现不对劲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张三端详着窗外,闭目聆听·····

  

咚!

  

·····

  

咚!

  

·····

  

声音不大但没逃过张三的耳朵。

  

果然,就算路程不变,可既然这个地方有这么多暗礁,礁岛,水面下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杂物,如果运气不好,撞上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放在平时或许没什么,但眼下船速这么快,已经远超过一般航行的极限,且不说普通的船在这样的速度下已经有解体的风险,万一真撞上一些硬物,按理应该可以轻松击伤,甚至击穿船身,将激流带进船体。

  

运气要是再差些,想来只消几处大的缺口,便可能酿成大祸。

  

毕竟再怎么说,船也是木头做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张三不由想起,前些天百玲和那个百晓堂探子,以及和百方侯谈论时,都谈及过的一个名字——冷木。

  

或许除了结构设计,这种未曾听过的材料更是关键。

  

又过了一会,雾在变浓,天在变暗,水流速度居然还在加快。

  

无论是解体还是被异物损害船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船身的移动也开始变得更艰难,每一次挪动,调整,都伴随掌舵和舵手们吃力的呼喝。

  

这么下去,撞上礁岛肯定是迟早的事情,虽说张三不认为百氏的人每次进出自家的大本营,会拿命开玩笑,

  

但眼前的一幕也着实难以理解。

  

就算自己对那所谓‘冷木’的坚韧程度没有充分了解,但抛开船体的因素,百氏如何能完美的掌握所有大小礁岛,暗礁的位置?即便他们掌握了,还绘制了地图,可百氏的人怎么准确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用以比对?

  

难道海流的速度和总路程是亘古不变的嘛?只要提前进行过实验和计算,最终得出一个准确的标准,以后就只需要定点从海域的某一处进入海流中心,之后就万事大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