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苦海无岸。
陈三禾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漂浮在一片漆黑的水面上。天与海的界限模糊不清,唯有脚下偶尔泛起的涟漪,证明这里并非虚空。
他试着运转灵力,却发现丹田空空如也——灰白气旋、佛道真经、甚至那颗刚刚成形的玄门真种,全都消失了。
不,不是消失。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是沉寂。
就像被这片海……吞掉了。
远处传来木桨划水的声音。
一艘骨船破开黑雾缓缓驶来,船头站着个戴斗笠的老者,手中竹竿每点一下水面,就有一张扭曲的人脸从水中浮起又消散。
“上船吧。”老者头也不抬,“最后一个守经人。”
(2)
骨船比看上去更狭窄。
陈三禾刚踏上甲板,就发现船身竟是由无数根指骨拼接而成,每根骨头上都刻着细小的字——全是名字。
他在靠近船尾的位置,看到了“陈知玄”。
“这是……”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渡舟。”老者嗓音沙哑,“历代守经人的指骨所化。”
船行渐远,黑水开始变得粘稠。陈三禾低头,发现水下漂浮着无数经卷,有的金丝装裱,有的血迹斑斑,但无一例外,都在缓慢溶解。
“苦海……到底是什么?”
老者终于抬头,斗笠下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是你。”
(3)
船停了。
前方出现一座孤岛,岛上立着两尊百丈高的石像——一尊道袍飘飘,一尊袈裟庄严,彼此背对而立。
道像的右手与佛像的左手却在背后偷偷相握,指缝间渗出黑色的血。
“玉霄子和空蝉?”陈三禾皱眉。
“不。”老者摇头,“是‘佛’与‘道’本身。”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他竹竿轻点,两尊石像突然“咔咔”转动头颅,露出正脸——
竟然都没有五官。
“看明白了吗?”老者冷笑,“世人拜了八百年的东西,不过是两块顽石。”
(4)
登岛刹那,陈三禾的丹田突然剧痛!
沉寂的真种疯狂跳动,牵引着他走向两尊石像之间。那里有一座青铜祭坛,坛上放着一具水晶棺——
棺中躺着两个人。
左边是年轻时的玉霄子,右边是空蝉,二人心口插着同一把剑,剑柄刻着“玄门”二字。
更诡异的是,他们的身体正在缓慢融合,已经分不清哪部分是道,哪部分是佛。
“这是……”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八百年前的真相。”老者的声音突然变了,带着几分寒无瑕的冷冽,“玉霄子与空蝉本是一体双魂。”
(5)
幻象在陈三禾眼前展开——
八百年前,玄门最杰出的弟子“玉霄”走火入魔,为自救将恶念剥离,炼成身外化身“空蝉”。
谁知恶念反噬,二者开始争夺本体。
最终决战时,寒无瑕被迫出手,用巫族禁术将二人封印在此。但她也因此耗尽心血,临终前将“劫”封入守经人血脉……
“所以‘玄门之变’……”陈三禾喃喃。
“是场闹剧。”老者——或者说寒无瑕的残念——叹息,“两个疯子打架,却让天下修士陪葬。”
水晶棺突然震颤,玉霄子与空蝉的融合体睁开眼,四只瞳孔死死盯着陈三禾:
“容器……终于来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6)
融合体破棺而出!
它左手结佛印,右手捏道诀,胸口插着的玄门剑成了第三只手,直取陈三禾咽喉。
陈三禾本能地后退,却发现脚下不知何时生出黑色丝线,将他牢牢钉在原地——
是苦海的水。
正在将他同化成“劫”!
千钧一发之际,骨船上的无名老者突然抛来竹竿:“接着!”
竹竿入手瞬间,陈三禾的视野变了——
他看见融合体内部有两团纠缠的光,一金一青,彼此撕咬。而在它们中间,有一点微弱的灰白……
玄门真种的气息!
首发&:塔>-读小说
(7)
“现在明白了吗?”老者的声音越来越远,“你体内的‘劫’,本就是他们缺失的……”
“良心。”
陈三禾福至心灵,不再躲避,反而迎着融合体冲去!
玄门剑贯穿他胸膛的刹那,他一把抓住剑柄,用力捅向自己丹田——
“噗!”
剑尖刺破气海,沉寂的真种终于爆发!
灰白光芒如潮水涌出,瞬间淹没两尊石像、整座孤岛、乃至无边的苦海……
(8)
光芒散去时,陈三禾站在一片星空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没有海,没有船,只有脚下一条由铜环铺成的小路,通向远处的炊烟。
玉霄子与空蝉的融合体跪在不远处,身体正在慢慢分离。
“原来……如此……”玉霄子半张脸恢复清明,“我们追求的‘一气’……”
空蝉的佛袍逐渐褪色:“一直在……人间……”
二人化作青烟消散,只留下那柄玄门剑插在地上,剑身浮现一行新字:
“修真无别法,唯有心安处。”
(9)
陈三禾拔起剑,发现剑柄的“玄门”二字已经变了——
成了“无名”。
远处传来熟悉的呼唤:“陈三禾!”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寒鹊和王掌柜站在炊烟升起的地方,身旁是嬉闹的孩童。
他笑了笑,迈步向前。
这一次,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
(10)
无名镇的药铺重新开张。
柜台上放着两本手抄经书:《苦海渡》《炊烟诀》。
偶尔有修士慕名而来,陈三禾只递给他们一把药铲:
“后院有药,自己碾。”
“记住——”
“碾得越细,越能尝出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