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第二十四章 至陈留,夜泛舟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2641 2025-04-14 01:25

  "

车辚辚,马萧萧,流水潺潺,夕阳斜照。

  

红彤彤的夕阳余晖照进车厢,让赵旻主仆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方才,赵旻已向赵冉解释清楚,董昭愿拜赵旻为主公的详细原因。

  

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曹操迟早必败,而且是输掉根据地、手中大势大义的惨败。

  

曹操崛起的关键,非是兖州,而是大汉天子刘协。

  

他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才聚拢了一大批优质人才竞相投效。

  

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怀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

  

而如今,袁绍明修栈道,赵旻暗度陈仓,如此双管齐下,曹操不但官渡即将失利,且将失去刘协这个大势、大义之寄托。

  

首发&:塔>-读小说

  

所以,自赵旻打上董昭主意时起,曹操之命运便已注定。

  

也因此,已推算出曹操命运的董昭,便不再首鼠两端。

  

这便引出了次要原因:也就是赵旻这番谋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都极高。

  

刘协不满自己被曹操控制。

  

他需要赵旻这种人做为其外援,成为其手中一柄夺权、荡平天下的神兵利器,就如陈宫、张邈需要吕布成为其二人打手一般。

  

而尤为难得的是,赵旻不但不具备成为曹操的条件,而且其人的利益与刘协高度一致。

  

因为赵旻暂时没有地盘,他需要刘协秘诏来建立基业,征伐四方。

  

而刘协也需要赵旻牵制战胜曹操之后的袁绍。

  

有赵旻这个威胁在,袁绍便不敢肆意假诏,遑论妄行废立之事!

  

因此,赵旻一旦手握刘协秘诏,便相当于拥有了法则武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只要赵旻和董昭提前谋划周全,赵旻便可从容接收曹操的地盘、兵卒,甚至是…臣属!

  

这又引出了第三个原因:赵旻要的是大一统!包括被东汉朝廷三次抛弃的凉州,以及汉廷无力控制的辽西辽东、南中、交州在内的大一统!

  

而且,赵旻不认为汝、颖、宛、洛等中原士族,便高出其他地域士族一等。

  

这与重用颖川士族的曹操、重用冀州及汝南士族的袁绍,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旻的格局,比曹操、袁绍等诸侯要大得多。

  

区区刘协,在赵旻借袁绍之势、汉室之义壮大实力之后,焉能制衡赵旻?又以何人制衡赵旻?

  

所以,这一切从一开始,便已注定其结局。

  

综上所述,董昭很快便想通前因后果。

  

于是,胸怀张良、陈平之志,也具备这二位先贤之才的董昭,便顺理成章地拜赵旻为主公。

  

听罢赵旻解释,赵冉当即笑道:“老仆懂了!让董公仁心悦诚服的,不只是少君,还有少君之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赵旻笑着摇头:“非也,阿叔,真正让董公心悦诚服者,乃天下大势之所趋也!我和董公只是推动者。

  

腐朽的统治终将分崩离析,但其可做为养分滋养全新天下!一切不会原地踏步,我泱泱华夏,必将在一次次重生中焕发出璀璨光辉!”

  

在这绚丽的夕阳余晖中,赵旻这腹黑男…也展现出其感性的一面。

  

他也首次展现出他的家国天下之情怀。

  

赵冉再次感到深深震撼。

  

只是短短三四年未见而已,少君竟已胸怀天下了?这还是那个只知舞枪弄棒、好勇斗狠的少君吗?

  

而且…从临近中午时的那场舌战来看…二主君不但武艺绝顶,竟连教书育人之本领都如此了得?

  

在赵旻的感慨、赵冉的震撼中,至当夜,车队便已渡过济水,进入陈留国境内。

  

赵冉向赵旻提议:“少君,车队日夜兼程,已过于疲惫,不如在济水南岸扎营暂歇半宿如何?”

  

赵旻跳下马车,抬头看了看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当即笑着颔首:“甚善!陈留之繁华,尤甚濮阳。阿叔便吩咐他们就地扎营吧!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阿叔累不累?此刻明月皎皎,咱们泛舟夜游可好?”

  

赵旻前世自不必说,而这原主的老家,位于滹沱河畔的常山国真定县,因此赵旻谙熟水性,划船自然毫无问题。

  

赵冉见赵旻兴致颇高,便欣然应允。

  

主仆二人自渡口船坞处,找到刚送他们渡河的船主,向其讨了一叶扁舟。

  

赵旻亲自操桨,赵冉则筛上一壶清酒,主仆二人泛舟于济水之上。

  

其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赵旻熟稔地划着双桨,侧耳倾听潺潺水声。

  

他仰望高悬于夜空的明月,俯视水中那一轮银盘,纵声而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这是近九百年后东坡先生的《赤壁赋》。

  

赵冉击节叫好。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少君果有大才!此赋颇有杨子云之文风!可与陈孔璋一较高下!”

  

这比较…让赵旻哭笑不得。

  

“阿叔,杨雄侍奉王莽,无君无父,实为士人之耻也!”

  

赵冉呵呵一笑,给赵旻斟满一杯清酒。

  

“老仆失言!少君莫怪!”

  

赵旻一饮而尽,心道:这酒可真难喝!

  

他口中却赞道:“好酒!”

  

他极目四望,见这滔滔河水之上,遥遥之处似乎还有一叶扁舟随波荡漾。

  

对此他不以为意,仰望明月纵声高唱。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仍是东坡先生的《赤壁赋》。

  

颇有文化的赵冉击节低和,赵旻这几句唱罢,赵冉赞道:“此歌颇具《离骚》之妙,只是过于悲凉,少君既为燕赵男儿,当唱慷慨之歌也!”

  

赵旻笑道:“阿叔休急,旻尚有慷慨之歌,但须阿叔以酒助兴!”

  

赵冉再次为其斟满一杯清酒,赵旻再次一边默默吐槽,一边一饮而尽。

  

几杯薄酒下肚,这一贯冷静的腹黑男罕见地真情流露。

  

他想起自己前世之遗憾,这原身今生之苦闷,尽展歌喉,以真定口音纵声长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好家伙,他不但要夺曹操气运,连文采都夺了过来。

  

赵冉击节轻唱,一时之间忘了扮演拍马屁的狗腿子角色。

  

然而,远处传来一声娇喝:“好一首慷慨激昂之歌!燕赵男儿,果然英勇豪迈!公子志存高远,我甚是钦佩!”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声音铿锵清脆,口音带着一股北方之苍凉感,使赵旻对这声音的主人格外好奇。

  

而且,此人虽是女子,却自称“我”,且其敢在如此深夜泛舟江湖,必非等闲之辈。

  

赵旻突然生出江州司马在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之感。

  

因此,赵旻忍不住对此女其人、其身份产生浓厚兴趣。

  

他高声道:“敢问是哪家女公子?可否移舟相见?”

  

那铿锵清脆之音远远答道:“有何不可?我正欲结交公子,公子且稍候!”

  

赵旻将轻舟停于岸边。

  

赵冉低声道:“也不知是哪家女子,竟如此大胆!”

  

赵旻笑道:“值此乱世,大族豪强之女子大胆豪放,倒也正常。”

  

他突然想起凉州赵昂家那位青史留名的巾帼英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位女子,当真是比为夫击鼓的梁红玉还要出色许多的奇女子。

  

只可惜,按照年龄,那位奇女子应是总角之龄,自己也没有杜少陵那“青春作伴好还乡”之奇葩癖好。

  

赵旻其实记错了那位奇女子的年龄……

  

他实不知,他和那奇女子年龄极接近。

  

赵冉拈须笑道:“少君,以老夫猜度,此女子应是船坞那船家之女,是以虽已值深夜,其人仍可泛舟夜游。”

  

赵旻摇头抱拳:“阿叔此言差矣!此女子口音带着北方苍凉腔调,与那船家的陈留口音迥异,应是陈留某位官员之女。”

  

赵旻正与赵冉探讨那女子到底何人之时,便见到一叶与他们所乘之舟相似之舟,轻拨水波,缓缓划至他们的轻舟之侧。

  

待赵旻看到那俏立舟头之二八少女时,登时便变得神思不属。

  

【作者题外话】:济水便是兖水,兖州因之而得名。汉末兖州境内,也就是如今的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河道纵横,与咱们今日迥异。

  

不卖关子了,赵旻说的奇女子,正是赵昂的老婆王异。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王异曾让马超吃过大亏。

  

这里必须就赵旻用计之基础展开论述。

  

否则诸位大大一定会认为云某信口雌黄、异想天开。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是决定汉末走势的分水岭,它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也影响到日后“三分天下”的格局。

  

那么,如此关键的战役,焉能无成王败寇之记载?

  

袁绍当真无能?曹操当真无敌?荀攸、贾诩、郭嘉等谋士真的比沮授、审配、郭图、辛毗兄弟和逄纪了得?

  

更何况,就算史书对官渡之战的记载充斥着成王败寇,但无论鱼豢还是陈寿,都隐晦提到,火烧乌巢并非袁绍败因,袁绍是败于张郃高览主动投降。

  

那么问题来了,这与曹操无敌有何关系?

  

有鉴于此,云某认为有必要为诸位大大分析一番:赵旻此计之基础所在。

  

虽然目前诸多史料,均宣称彼时各地军阀“党附曹操”;但这只不过是事后的附会之语,是对“曹胜袁败”既成事实的认可,也是一种“以结论倒推原因”的春秋笔法。不足置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搜辑诸书,不难发现,彼时各地军阀,包括陈登、臧霸、张绣、刘表、刘晔、刘勋、关中诸将等势力,实际都在“两头押宝”,游走于袁、曹之间。

  

准确来说,官渡之战时期(199-200),各地军阀并无明确的政治表态,除张绣之外,其余众人都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才陆续归顺曹操。

  

云某以地域为线索,简单论述官渡之战时的军阀动向与政治态度。

  

关中即函谷关以西,北萧关、南武关、东潼关、西大散关这四关关中之地。这里是官渡之战时,曹操的西线战区。

  

关中诸将的政治态度,反映了当时军阀的典型心理:即两头押宝,两头不得罪。

  

盘踞关中的军阀,大抵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段颎族弟段煨为代表的土著大姓,他们先后依附董卓、李郭、曹操。另一类是以马腾、韩遂为代表的凉州叛军,他们盘踞西凉,既对抗长安朝廷(李郭)、又对抗许县朝廷(曹操)。

  

虽然曹操先后派遣丁冲、钟繇出任司隶校尉,“招抚关中诸将”,但实际的运作成果,乏善可陈。

  

段煨还算恭顺,马腾、韩遂则继续维持割据局面,只是在口头上承认许县朝廷的地位。

  

(钟)繇至长安,移书(马)腾、(韩)遂等,为陈祸福。。--《魏书钟繇传》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马腾、韩遂在名义上归附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他们昔日(192)曾接受过献帝的招抚,而此时献帝在曹操手中;另一方面来自丁冲、钟繇昔日(192-195)曾在长安朝廷任职,与凉州士人有故交。

  

是岁(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等降,率众诣长安。以(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凉州,(马)腾征西将军,屯郿。--《魏书董卓传》

  

(李)傕胁天子,(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魏书钟繇传》

  

然而饶是如此,韩遂和马腾也只是虚与委蛇。

  

下面再看东部青徐二州。

  

官渡之战时,曹操兵力集中在兖、豫、冀地区,而东线战区则交给了臧霸与陈登。

  

其中臧霸在徐州北侧(琅琊),兵讨青州;牵制袁谭;陈登在徐州南侧(广陵),镇抚扬州,抵御孙策。

  

从《魏书》的记载看,臧霸与陈登的军事任务完成得很不错。

  

臧霸引兵北上,痛击袁谭;陈登扼守广陵,大败孙策,导致孙策在最后一次北伐(200)途中被许贡宾客所杀。

  

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臧)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魏书臧霸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孙)策前西征……(孙)策归,复讨(陈)登。军到丹徒,须待运粮。(孙)策性好猎,数出驱驰,卒遇(许)贡客三人。--《资治通鉴》

  

但徐州的恭顺,只是表象。臧霸与陈登,二人私下都在两头押宝。从刘备的记载,便可清楚看出。

  

刘备在建安四年(199)出奔徐州,杀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自己进犯豫州沛国,同时联络袁绍,成为曹操东线的劲敌。

  

陈登是谁?他是刘备的挚友,他死后,刘备还为他仗义执言!

  

从来只有讨好活人的,哪里有讨好死人的道理?所以,刘备与陈登的感情可见一斑!

  

(刘)备因言(刘表)曰:“若(陈)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魏书吕布传-附传》

  

后面会提到陈登,虽然史书记载陈登是死于虫病,但以曹老板的性格,陈登一定是死于非命!

  

因为陈登的儿子陈肃,在二十年后(220)才被曹丕授予“郎中”的职务,这与下邳陈氏的“公族地位”完全不符。

  

沛相下邳陈珪(陈登之父),故太尉(陈)球弟子也。(袁)术与(陈)珪俱公族子孙。--《魏书袁术传》

  

文帝追美(陈)登功,拜登息(陈)肃为郎中。--《先贤行状》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说明陈登一定犯过某些政治错误,因此才连累家族受到贬抑。

  

臧霸在刘备叛乱时,动向更加有趣。

  

首先是臧霸的麾下大将昌霸(一作昌豨),镇守徐州东海,公开追随刘备叛乱,而臧霸对此置之不理。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蜀书先主传》

  

建安五年(200)曹操亲征,在沛国大败刘备。刘备竟然一路顺着豫州、徐州、青州逃进了冀州,归附袁绍。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袁)谭驰使白(袁)绍。--《蜀书先主传》

  

需要注意的是,彼时沛国正北方向,是兖州山阳郡与任城国,都是曹操的地盘。刘备想要进入青州,必须向东借道徐州。而东进第一站,就是徐州琅琊国,琅琊国相就是臧霸。

  

太祖以(臧)霸为琅邪相。--《魏书臧霸传》

  

更不必说,彼时的青徐地区,袁谭与臧霸正斗得火热——没有臧霸点头,刘备不可能穿越前线。

  

考虑到昔日臧霸与刘备的故交,以及迎接刘备的人,是正与臧霸交战的袁谭——不难想象,刘备能顺利逃亡,少不得臧霸从中斡旋。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太祖语刘备,令语(臧)霸送二人首。(臧)霸谓(刘)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魏书臧霸传》

  

更重要的是,刘备彼时(199-200)已经与袁绍结盟,那臧霸“私放钦犯”的行为,无异于两端押宝。

  

再来看荆州。

  

已投降的张绣不提,咱们谈刘表。

  

最初袁绍使人说刘表联合,结果“刘表许之而竟不至”,放了袁绍一个大大的鸽子。

  

袁绍使人求助于刘表,表许之,而竟不至;亦不援曹操。--《资治通鉴》

  

虽然不能忽略彼时(198-200)长沙地区的“张羡之乱”,但要说刘表完全抽不开身,恐怕也言过其实。

  

更有趣的是,刘表虽然“不助袁绍”,但“亦不援曹操”。

  

此话其实也是大大的谎言。因为建安五年(200),刘表便食言自肥,派遣州吏韩嵩,前往许县朝贡,打探情报。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刘)表狐疑,乃遣(韩)嵩诣太祖,以观虚实。--《魏书刘表传》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结果韩嵩毫无骨气,在许县接受曹操的贿赂,回了荆州,称颂曹公恩德,还劝刘表遣子入质,气得刘表大骂“荆州出了奸细”。

  

(韩)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刘)表遣子入质。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魏书刘表传》

  

此事贻笑大方,刘表也被曹操讥笑为“自守之贼”。

  

刘表的行径,也是彼时(199-200)众多军阀的真实心理,即两头押注,两头不得罪。

  

虽然最终曹胜袁败,曹操掌握了修史的话语权;但从《武帝纪》、《先主传》、《满宠传》与《赵俨传》等诸多记载中,可以看到官渡之战时,曹操在“人心向背”方面,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很长时间都处于严重劣势。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蜀书先主传》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袁)绍,略许下。--《魏书武帝纪》

  

自刘备叛后,东南多变。--王沈《魏书》

  

袁绍盛于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魏书满宠传》

  

不难看出,官渡之战时,所谓的“曹操深得人心,诸侯望风归附”,不过是事后的穿凿附会,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就是真相,而真相往往打脸。

  

所以,便宜了赵旻这个苟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