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结交豪杰:初探商界与军政交汇的棋局
"
塔读@ 民国八年,林川已满十岁。虽然年纪尚幼,但经过几年的学习与观察,他早已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他在家族中初露头角,协助父亲处理田地和商贸事务,尤其是在分析家族财务与投资方向时,他的见解让林尚德倍感欣慰。然而,他深知单靠家庭背景和财富不足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立足。 林川常听父亲提起江南一带的商会与地方势力,不禁对那些纵横捭阖的局势产生了兴趣。他明白,要想带领林家走出困局,他必须跳出家族的小圈子,去认识更大的世界。 某日,林尚德带林川前往苏州参加一次江南商会的聚会。这是林川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场合,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几分不安。这次商会云集了江南各地的富商与地方实力派,其中不乏在铁路建设、矿产开发和出口贸易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宴席上,林川随父亲坐在角落,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人。他发现,有些人谈笑风生,举止间透着从容与自信,而另一些人则小心翼翼,甚至带着几分谄媚。林川很快意识到,这里不仅仅是商人的聚会,更是一场权力与资源的较量。 宴席中途,林尚德向一位身材微胖、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走去,带着林川介绍道:“这是江南商会的周会长,周鼎文老先生。他在铁路和纺织业上深有造诣,你多听听他的经验。” 林川立即恭敬地行了一礼:“周老先生,久仰大名。” 周鼎文打量着林川,笑道:“哦,这就是林家小公子?年纪轻轻就随你父亲来见世面了,不错,不错!”他端起酒杯,“林老弟,你这儿子将来必成大器啊!” 林川微微一笑,语气镇定地说道:“周老先生过奖了,小子年幼无知,正好借此机会多向各位长辈学习。” 这句话让周鼎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略显郑重地说道:“林公子如此谦逊,又有这样的见识,将来必定不凡。” 通过这次接触,林川对商界的规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知道,表面上的交情与恭维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合作往往隐藏在利益交换的背后。而周鼎文的背后,则掌控着一条连通苏杭的铁路路线,这或许将成为林家未来发展的关键。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几个月后,林川随父亲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仆人们小声议论,母亲也显得忧心忡忡。原来,周边的一个地方军阀——陈宗信,正以“招募军饷”为由,强行向各地富户征收重税,而林家也在被勒索的名单之中。 林尚德对此忧心忡忡。他本以为自己与地方官员的关系能够保护家族,但陈宗信的势力远超他的想象,这位新崛起的军阀不仅势力强大,更是手段狠辣,许多不愿合作的家族都遭到惨重打击。 林川坐在书房中,听着父亲与管家的商议。他突然开口问道:“父亲,陈宗信这样大肆搜刮,不怕地方上百姓起义反抗吗?” 林尚德苦笑道:“川儿,你还年轻,不明白这些军阀的逻辑。他们眼中只有权力与资源,只要能维持军队的开销,他们甚至愿意舍弃长远的安定。” 林川沉思片刻,语气冷静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主动接触陈宗信,将征税的威胁转变为合作的机会?” 林尚德和管家皆是一愣。管家急忙说道:“少爷,陈宗信那种人无法信任,与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然而,林川却摇头说道:“虎固然难以驾驭,但若能顺势而行,或许能化险为夷。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寻求共赢。” 父亲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川儿,你说得对,或许可以试探一下陈宗信的态度。” 几天后,林尚德与林川亲自前往陈宗信驻扎的军营。林川虽然年幼,但穿着得体,神态自若,完全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 陈宗信接见了他们,态度冷淡,但在看到林川时,眉头微微一挑。他随口问道:“林家小少爷也来了?莫非你们是想让他来为家族求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林川不卑不亢地答道:“陈将军,父亲带我前来并非为了求情,而是想与将军商讨合作之道。我听说将军的部队急需物资,而我们林家恰好有粮草和银钱,可以为将军解燃眉之急。” 陈宗信哼了一声,目光闪烁不定:“哦?林小少爷倒是直言不讳,那你说说看,这合作之道该如何谈?” 林川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林家可以提供粮草和军饷支持,但作为回报,希望将军能够保障林家在地方上的商业安全。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将军引荐一些商会的资源,让您的军队不再只是依靠强征,而是有更稳定的资金来源。” 陈宗信沉思片刻,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小少爷年纪不大,胆识却不小。好,我倒要看看,你们林家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资源’。” 谈判初步成功后,林川带着父亲返回家中,心中却并未感到轻松。他知道,陈宗信暂时的合作只是出于利益考量,随时可能反目。但这次经历让林川明白,时代的洪流中,单靠财富远不足以自保,只有站在权力与资源的交汇点,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他默默发誓,未来的林家,不仅要成为地方的商业巨擘,更要在复杂的政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也将一步步踏入这个更深、更危险的棋局。 林川的目光开始转向更广阔的舞台——商界与军政交汇的洪流。 与陈宗信的谈判只是一个开端,林川意识到,仅靠一次合作难以让林家真正安全。为了长久立足,他决定将商会作为一个纽带,利用其联结地方商界与军政势力的作用,织出一张自保甚至扩张的关系网。 在苏州商会的几次聚会中,林川跟随父亲出入宴席,不动声色地与各方势力接触。他主动结识了一些年轻的商界后辈,其中包括周鼎文的侄子周恒年,这位年约二十的青年虽然出身显赫,但性格随和且颇具商业头脑。 某次私下谈话中,周恒年笑着对林川说:“川弟,虽说你还小,但我看你比那些只会跟在长辈后面点头哈腰的人强多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买卖。”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林川顺势说道:“周兄客气了,我确实想学更多东西。家父常说,江南商会背后能量巨大,尤其是周家,几乎把铁路和纺织两大产业都握在手里。我希望能有机会向周兄请教更多。” 周恒年大笑,拍拍林川的肩膀:“好!以后你跟着我干,我保准你少走弯路。” 林川表面点头称谢,心里却暗自思忖。通过与周恒年的接触,他渐渐了解了江南商会的内部构造及利益分布,也看出了周鼎文虽在表面上是商会会长,但他在地方军阀和官僚阶层中的影响力更值得深挖。 于是,林川开始鼓动父亲投资周鼎文的铁路项目,表面上是为林家的生意寻找新的增长点,实际上是试探周鼎文背后的关系链条。经过一系列接触,林家与周家渐渐建立了合作关系,林川也因此掌握了许多地方商政势力的动态。 几个月后,陈宗信再次向林家施压。这一次,他不仅要求增加粮草供应,还强行要求林家为其军队提供资金支持。 林尚德大为光火,怒道:“我们已经答应他一次,为何还要步步紧逼?” 林川却神色平静,劝道:“父亲莫急,陈宗信现在是仗着自己掌控武力,想榨取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但正因为他需要这些资源,我们才有谈判的筹码。” 随后,林川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建议林家借助周鼎文的商会关系,与其他几家被陈宗信威胁的富户联合起来,共同出资,以股份的形式支持陈宗信的军队,同时要求陈宗信保证商界的利益,不能再随意强征强取。 林尚德起初觉得此举过于冒险,但林川耐心解释道:“与其孤军奋战,不如抱团取暖。只要我们在经济上绑住陈宗信,他对我们的依赖就会越来越深。到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影响他的决策。” 于是,林川亲自拟定方案,并与父亲一起拜访了几家地方富商。在林川清晰的分析与周全的逻辑下,这些富商纷纷同意联手。他们在商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名为“江南民生公司的组织”,对外宣称是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上却是为了应对陈宗信的威胁。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面对这样的局势,陈宗信虽然心中不悦,但迫于军队的实际需求,只得接受了这一安排。这一次交锋,林川不仅化解了危机,还通过联合其他商户的方式,将林家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与此同时,林川渐渐注意到,一些不显山露水的人物却在地方上拥有巨大的能量。例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曾担任清朝遗留官员、现为一名低调书局主人的王伯庸。 王伯庸表面经营书局,实际上通过贩卖书籍与文献,暗中与江南多方军政势力保持联系。他对时局的分析入木三分,也经常为各方提供情报与建议。 林川第一次拜访书局时,正值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王伯庸正埋头整理一卷古籍。他抬头看见林川,微微一笑:“小公子年纪轻轻便有此气度,果然不凡。” 林川恭敬地说道:“王先生,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特来请教。家父曾提过,您对江南局势有独到见解,小子斗胆前来讨教。” 王伯庸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深邃地看着林川,缓缓说道:“江南虽是富庶之地,却因这乱世,早已成为众人争夺的棋盘。小公子能看清局势吗?” 林川沉思片刻,答道:“在我看来,这棋盘并非固定,局势虽乱,但每一颗棋子皆有其用。只要能看清落子时机,未必不能掌控大局。” 王伯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递给林川一本笔记,低声说道:“这世道,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本笔记记载了我多年观察各方势力的记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从此,林川与王伯庸建立了私下的联系。他从王伯庸处学习如何分析局势,也通过他了解到许多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势力分布。 通过与商会、地方军阀和隐秘势力的接触,林川逐渐在江南的权力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深知,家族的命运与个人的未来已不可能脱离这个复杂的棋盘。 首发&:塔>-读小说 而在民国的洪流中,林川一步步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他的下一步,不仅是巩固地方上的地位,更是探寻如何在这场时代大变局中,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