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25章 大明皇家银行的账(第一更)

我在大明当暴君 画凌烟 4891 2025-04-14 01:24

  "

崇祯问徐光启道:“今年北京制造局的利润是多少?”

  

“回禀陛下,今年北京制造局的利润一共有120万8000两,目前有五座城在大规模生产,香皂、香水、洗发水、卫生纸,另外牙膏会在下个月首批投入北京制造局生产。目前每座城制造局的人员达到1万人,总共有5万人,一个月的俸禄是5万两,一年的俸禄是60万两,吃、喝、住,一年的费用15万两。流入到北京制造局账上的还有45万8000两。”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规模才刚刚开始,每一处的制造局养1万人,还有巨大的潜力。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例如珍妮纺纱机的研制成功,预示着制造局可以新开一条线:纺织厂。

  

新式的纺纱机,会让效率大大提高,短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纱布,通过规模化来达到营收的效果。

  

这里面一定还有提升的空间。

  

金融和实业其实是分不开的,崇祯就是想着通过实业的发展,来加快金融的发展,从而将银钞在顺天府全面推行下去。

  

进而开始发展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那样等到商业时代来临,大明将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崇祯继续道:“今年大明皇家银行总存储量是600万两,按照一年的年率0.3%来核算,总利息是1.8万两,最近过年了,取钱的人很多,目前支出的利息有多少?”

  

陈子龙答道:“回禀陛下,目前支出的利息已经有1000两。”

  

看来已经有一份人开始取钱了。

  

目前大明皇家银行推出的利息产品比较单一,就只有存储一年,年利率是0.3%。

  

这个年利率已经非常低,毕竟是在古代,而且是银行刚起步,实业也不发达,不可能太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也就是说,如果你存100两,年末有0.3两的利息钱可以和100两一起取走,如果你想继续存,也可以,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取。

  

为什么这么设计?

  

因为最开始求的是稳,不能玩随存随取,那样会把自己玩废掉的,最少是一年,存钱的人少一点都无所谓,主要是保稳。

  

而最近就是最关键的时刻。

  

年末了,许多人都盯着皇家银行,看有人取钱,是不是真的有银行所说的利息。

  

要知道,在古代,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给钱庄叫管理费的。

  

因为古代的钱要么是铜币,要么是银子,很难保管,人家替你看着,那就得叫管理费。

  

但现在大明皇家银行是个异类,不但不要管理费,还倒给你钱。

  

所以有一部分人就把钱存进来了,这才有了今年存的600万的总钱数。

  

那银行支付利息的这笔钱从哪里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当然是银行拿着钱去投资,例如大明皇家银行贷款给北京制造局10万两。

  

北京制造局用这10万两赚了20万两,贷款的利率是10%。

  

到了年末,北京制造局要还给大明皇家银行10000两的利息钱。

  

但是,到了年底,银行理论上要给所有存钱的人1.8万两,10000两的收入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第一年,银行是亏钱的。

  

银行亏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是北京制造局贷款太少,如果北京制造局贷款50万两,那年末北京制造局就要给大明皇家银行的利息是3万两,是不是就覆盖了1.8万两的利息钱?

  

这个时候银行就是赚钱的了。

  

所以,银行什么时候赚钱呢?

  

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经济状况良好,才会有很多人找银行贷款来做生意,做生意才会赚钱,才有钱在年底还利息钱。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否则银行借出去,整个经济萧条,对方破产了,那就是烂账了,一旦出现大规模烂账,老百姓感受到了危机,不愿意存钱到银行,银行又借了很多钱收不回来,拿什么把钱还给老百姓呢?

  

这就是银行的金融危机了。

  

所以啊,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不要玩得太嗨,得按照经济规律来发展。

  

崇祯他也想大手一挥,把银行的钱全部投资出去,年底回收更多的利息,可是目前大明还是农业社会,产业非常单一,根本不可能有利息回收。

  

好在现在要支出的1.8万两利息,也不是全部都要支出出去,因为肯定有部分人是不着急取钱的。

  

当然,如果信任危机一旦爆发,大家就会立刻排队到大明皇家银行取钱。

  

崇祯辛辛苦苦布的局,就打水漂了。

  

一次不信任,以后还想发展银行业?

  

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便在此时,外面有人敲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陈子龙连忙去开门,是皇家银行前台掌柜周道吉。

  

“大人,城南的李员外和张员外来取钱了,说是要把所有的钱全部取走。”

  

陈子龙道:“你先让他们在会客室等一会儿,给他们沏好茶。”

  

“是。”

  

陈子龙回来了,说道:“陛下,这个李员外和张员外,在咱们这里分别存了8万两和10万两,是最大的两个客人。”

  

“18万两,540两的利息。”崇祯算了一下,毫不犹豫道,“给他们。”

  

“陛下,这……要不臣去跟他们说一说,让他们再存一年。”

  

“不必了,给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留住钱,而是兑现诺言,稳定人心,来多少人,就按照规矩给他们多少钱。”

  

“是,臣先出去处理这件事。”

  

陈子龙出去了,出去后,其他人都陷入沉默。

  

塔读@

  

这笔账,怎么算,都有点亏。

  

这样算下来,徐光启和毕自严现在都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想要皇家银行赚钱,就必须多贷款,贷款后,还必须保证北京制造局每年能赚足多余的钱来还利息。

  

毕自严不无担忧地说道:“陛下为何一定要建立银行,朝廷有钱拨给北京制造局制造那些新商品,老臣以为并不需要从银行借钱。”

  

崇祯当然知道这个道理,银行的钱,那都是老百姓存进来的钱,严格来说,不是朝廷的钱,朝廷还要每年给利息。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不划算,朝廷自己又不是没这点钱。

  

这也不能怪毕自严,毕竟他是古代人。

  

银行在国家当中充当的经济调控中心,其作用绝对是惊人恐怖的。

  

这不仅仅只是普及纸币这么简单,普及纸币也不是非要银行不可。

  

但是想要实现四位一体的世界大格局战略,就必须要有银行。

  

例如以后让大海上的交易都用大明银钞,大明皇家银行印钱就可以割世界韭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