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隋人皇

第20章 天下大局

大隋人皇 日月重照 4255 2025-04-14 01:23

  "

王世充欲出兵劫掠颍川的消息,仿若一场悄然而至的风暴,那阴翳的气息如墨汁在水中弥散,迅速地笼罩在杨桐的心间。身为天子,这本该是权倾四海、威服八方的尊位,可如今的杨桐却深陷于权力的泥沼,权柄暂被掣肘,其影响力仅仅局促于关东之地。然而,在他那看似稚嫩的胸腔之中,却装着整个天下的苍生。每念及战火或将重燃,百姓又要深陷生灵涂炭的炼狱,杨桐便觉心中如有万蚁啃噬,痛苦与无奈交织。

  

王世充,此人心狠手辣且行事果决,宛如暗夜中的独狼,毫无顾忌。这一日,他竟未遵循朝堂礼制上朝觐见天子,而是如一阵疾风,径直离开了段达府,马不停蹄地奔赴军营。在军营之中,他雷厉风行地调兵遣将,那腾腾的杀气似乎要冲破军营的营帐,直上云霄。他这般行径,显然是未将杨桐放在眼中,甚至连丝毫阻拦的机会都不给予杨桐。

  

杨桐端坐在朝堂之上,那龙椅虽雕龙画凤、尊贵无比,可此刻的他却只感受到无尽的孤寂与无力。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之下的群臣,段达等人的嘴脸一一映入眼帘。段达那谄媚的笑容,恰似一朵盛开在污水中的残花,虚伪而又令人作呕,其眼神之中时不时闪烁的狡黠光芒,似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而其他一些大臣,面容阴沉,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压抑而沉闷。再看卢楚等一班正直的大臣,他们紧咬双唇,怒目圆睁,却又敢怒不敢言,那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似在强忍着内心的愤懑。整个大殿仿若一潭死水,寂静得让人窒息,那凝重的空气仿佛实质化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杨桐的手在龙案之下缓缓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心中,对实力的渴望如野草般在这荒芜的权力旷野中疯长。自穿越回这隋末乱世,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在这乱世之中,若无强大实力为依托,莫说拯救苍生这等宏伟壮志,便是自身那脆弱的安危亦难以得到丝毫保障。

  

段达偶然抬眸,这不经意的一眼,却让他瞥见了令他心惊胆战的一幕。杨桐身上竟隐隐散发一股煞气,那股气息仿若实质化的寒刃,冰冷刺骨,是只有久经沙场、从无数次生死之战中幸存下来的百战余生之人方能有的独特气场。段达心中疑窦丛生,犹如乱麻一般纠结缠绕。他暗自思忖:这自幼长于深宫的十岁孩童,怎会有如此令人胆寒的气势?这简直违背常理,仿若天方夜谭。可细细想来,他又觉得定是自己的错觉,毕竟杨桐不过是个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孩子,怎会沾染上这等血腥的气息?

  

“既无其他要事,诸位臣公便退朝吧。”杨桐强压心头怒火,面上故作平静,那声音却像是在极力压抑着汹涌澎湃的波涛,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他深知此刻与王世充等人正面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唯有暂避锋芒,如同隐匿于暗夜中的猎豹,耐心等待时机,方能徐图后计。言罢,杨桐起身,在众人各异的目光注视下,带着冯勇匆匆离去。那离去的背影,看似有些落寞,却又透着一股坚韧与决绝。

  

冯勇紧紧跟在杨桐身后,他虽未言语,然心中对杨桐的反常之举亦是困惑不已。他素知杨桐性情,往日里虽有天子的威严,却也不失温和宽厚。可今日这般盛怒出手,定是事出有因。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与疑惑,脚步却坚定地跟随着杨桐,仿佛是其身后最忠诚的影子。

  

待回到乾阳殿,却见杨宏正于殿中对毓秀言语轻薄、动手动脚。杨宏见杨桐前来,只略微收敛,那眼神中仍带着一丝不屑与傲慢,显然未将杨桐放在心上。杨桐见状,怒从心起,仿若体内有一股沉睡已久的力量瞬间觉醒。他当下施展平日苦练之功,一脚踹向杨宏。此脚之力,已非昔日可比,那是凝聚了他多日来的隐忍与对命运不甘的力量爆发。杨宏毫无防备,狼狈倒地,脸上满是惊愕与惶恐。

  

“何人如此大胆,敢对本将军无礼?”杨宏恼羞成怒,待看清是杨桐,不禁又惊又惧。他深知自己今日之举冒犯龙颜,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然心中仍存一丝侥幸,妄图将罪责推诿于冯勇。他那眼神闪烁不定,试图寻找一丝可乘之机,为自己开脱罪责。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朕之所为,与冯勇无关。朕今日心情烦闷,杨将军莫不是忘了宫中规矩?毓秀乃朕之贴身侍女,你身为宫中护卫,却行此僭越之事,该当何罪?”杨桐冷冷说道,目光如炬,直视杨宏。那目光犹如实质化的火焰,似要将杨宏燃烧殆尽,让他无所遁形。

  

杨宏心中一寒,欲反驳却又不敢,只得强颜欢笑:“陛下息怒,末将一时糊涂,还望陛下恕罪。不知陛下因何事烦忧,末将愿为陛下分忧。”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颤抖,额头之上冷汗如雨而下,身体也微微颤抖着,全然没了往日的威风。

  

“不必了,你且退下,日后莫要再犯。”杨桐挥了挥手,转身带着冯勇与毓秀离去,独留杨宏在原地,满心懊悔与不甘。杨宏望着杨桐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今日这一莽撞之举,或许已将自己推向了深渊,可事已至此,只能暗自叹息。

  

回到寝宫,杨桐安抚毓秀:“毓秀,你且安心,有朕在,定不会让你再受此等委屈。”毓秀感激涕零,那梨花带雨的面容让杨桐心中微微一动。然而,杨桐却心中另有盘算。他深知杨宏不过是自己棋局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其作用不过是衬托秦琼,如今已渐失价值。而秦琼,才是他欲着力拉拢之人。此前种种试探,皆为今夜之摊牌布局。在这隋末的权力棋局之上,每一颗棋子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而他,杨桐,便是那掌控棋局之人,必须要精打细算,步步为营。

  

冯勇见杨桐沉思,轻声问道:“陛下,今日之事当如何处置?”

  

杨桐微微眯眼,沉声道:“你且去告知段达,就说朕与杨宏于寝宫密谈许久,杨宏出来后似心怀不满,再将毓秀之事稍加渲染,只说毓秀哭着离宫,其他不必多言。王世充生性多疑,定会自行揣度其中深意。”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深邃的权谋之光,仿佛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通过这小小的布局,他要在王世充的心中种下一颗猜疑的种子,让他们内部产生嫌隙,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与空间。

  

冯勇领命而去,杨桐则步入庭院,于夜色中独自修炼。那庭院之中,月光洒在地上,如一层银霜。杨桐在这静谧的夜色里,心中思索着收服秦琼之策。他深知,在这隋末乱世,权谋之术与实力并重,方能在重重困境中破局而出,成就一番大业。秦琼,便是他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子,不容有失。他回忆着与秦琼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交流,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制定出最为完美的拉拢计划。他明白,一旦收服秦琼,不仅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更能在这复杂的权力斗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此时的隋末,各方势力犹如群狼环伺。李密领导的瓦岗军雄踞一方,势力庞大,其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对天下虎视眈眈。窦建德在河北之地深得民心,其仁义之名远播,军队亦是训练有素。而王世充,在洛阳一带拥兵自重,野心勃勃。杨桐身处这重重包围之中,犹如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但他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凭借着穿越而来的现代智慧与对历史的了解,他试图在这乱世之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帝王之路。

  

他深知,权谋之术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必须要精准地布局每一个节点。对于王世充,他不能正面强攻,只能旁敲侧击,利用其多疑的性格,制造内部矛盾。而对于秦琼,他要展现出自己的王者风范与远大抱负,让秦琼看到跟随自己的光明前景。在这宫廷之中,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他权谋布局的一部分。段达这类谄媚之臣,虽令人不齿,但却可以成为传递虚假信息的工具。而像卢楚这样的正直之士,虽然暂时无法给予他实质性的帮助,但却是他未来稳固统治的重要基石。

  

在这静谧的夜晚,杨桐在庭院中不断地演练着武艺,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时隐时现。他明白,自身实力的提升是一切权谋的基础。只有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真正地掌控局面。他一边修炼,一边思考着如何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他要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如同蜘蛛在黑暗中编织的蛛网,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每一丝风吹草动。他还要发展经济,只有雄厚的财力才能支撑起庞大的军队与复杂的权谋运作。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而对于秦琼,他已经有了一套初步的计划。他要在合适的时机,向秦琼展示自己的治国理念与对未来天下的规划。他要让秦琼相信,只有跟随自己,才能结束这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他深知秦琼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他也要在情感上与秦琼建立起联系,让秦琼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与信任。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精心的策划与耐心的等待。

  

随着夜色渐深,杨桐的眼神愈发坚定。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与挑战,但他已无路可退。在这隋末乱世的权谋舞台上,他必须要成为最后的赢家,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他望着远方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君临天下的那一幕,而这一切,都将从他对秦琼的拉拢开始,从他精心布局的每一个权谋之策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那权力的巅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