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第五章 优异成绩

  "

又走了一段路,一行人就进入了仙游县城,此时林一飞与雇农们的步伐不自觉地放缓了。小城不大,却也自有一番宁静祥和的气息,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与山林间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为这趟旅程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林一飞领着雇农们穿过熙熙攘攘的市集,不时有人向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或是低声议论着这支队伍的来历。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县衙前。县衙大门巍峨,两旁的石狮威严,门楣上挂着“公正廉明”的牌匾,显得格外庄重。林一飞整了整衣襟,率先上前,向守卫通报了来意。

  

守卫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看了看林一飞,又见他身后跟着的雇农们虽衣衫简朴却井然有序,便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可以进入。进入县衙,一股不同于外界的肃穆之气扑面而来。林一飞带着雇农们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了专门负责收取田赋的库房前。

  

只见库房内,几位身着官服的差役正忙碌地核对账目,记录着前来交粮的百姓信息。而一旁,则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粮食,有的用麻袋装着,有的则是直接堆放在地上,散发着淡淡的谷物香气。

  

林一飞上前,向负责此事的官员递上了林家的田契和缴纳凭证,并简要说明了来意。官员接过文书,仔细核对无误后,便指示差役开始称重验粮。雇农们见状,纷纷上前,将自家带来的粮食一袋袋地搬上秤台,脸上洋溢着完成任务的释然。

  

他悄然从袖中取出另一包提前备好的银子,趁人不注意,轻轻塞进了那税官的手中。税官的眼神在触及银子时微微一亮,随即迅速恢复了常态,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哎呀,林老爷家的田产果真是上等,这粮食的质量也是没话说。”税官的声音突然变得格外和煦,他接过林家的田契和缴纳凭证,手指轻弹,似乎连核对都变得格外迅速而顺利,“您看,这账目核对无误,林家今年不仅足额缴纳了赋税,还多出了几分诚意,真是难得啊。”

  

说罢,他挥手示意差役记录下林家的“优异成绩”,而那些差役也似乎得到了某种默契,称重验粮时格外“宽容”,即便是稍有瑕疵的粮食也被轻描淡写地放过。

  

这一幕,林一飞看在眼里。他深知,这样的“优待”并非出于真正的尊重或认可,而是使了银子的缘故,这样一看时代还真的是进步了,因为后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这种事,而在古代却也只能是司空见惯了。

  

转头望向那些仍在耐心等待的农民,他们中不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之人,他们的粮食或许因质量稍差、数量不足而面临严苛的检验,甚至可能被恶意克扣。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眼前的场景仿佛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底层的辛酸与不公。税官处理完林家的事务后,脸色瞬间换了一副模样,仿佛刚才的和煦春风从未存在过,转而变得冷若冰霜,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下一位等待的农民。

  

一位年迈的老农颤巍巍地走上前来,手中紧握着几张皱巴巴的田契和一小袋干瘪的粮食。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不安与乞求。老农颤抖地将粮食递上,声音沙哑地说:“官爷,这是我家今年全部的收成,请您高抬贵手……”

  

税官轻蔑地瞥了一眼那袋粮食,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随即慢悠悠地伸出手,看似在掂量粮食的重量,实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让老农心中的焦虑更甚。他故意皱了皱眉,声音冰冷:“这粮食,干瘪不说,分量也明显不足啊。按照规矩,怕是要扣上几分。”

  

老农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紧紧抱住税官的腿,声泪俱下:“官爷,您行行好,这可是我全家的口粮啊!今年天公不作美,收成极差,我已经是倾尽所有了……”

  

周围的农民见状,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却无人敢上前相助,只能默默祈祷自己的遭遇能稍微好些。税官不为所动,甚至用力挣脱了老农的怀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规矩就是规矩,岂能因你一人而破?来人,按规矩办事!”

  

差役们闻声而动,粗暴地将老农的粮食搬去重新称重,期间不乏故意摇晃袋子,使得本就稀少的粮食又洒落了不少。老农跪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如此对待,却无能为力,只能发出阵阵悲泣,那声音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正有些失神,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踉跄着冲进库房,手里紧紧抱着一小袋粮食,眼中满是焦急与绝望。老者颤巍巍地将粮食放上秤台,却因重量不足而再次遭到了差役的冷嘲热讽。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上演,每一波上前的贫苦农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克扣与刁难,有的因为粮食质量不达标,有的因为数量稍欠,更有甚者,仅仅因为税官的一时兴起,便遭致无端的惩罚。农民们的哀求声此起彼伏,却如同石沉大海,激不起任何涟漪。

  

林一飞站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悲哀,在这个过程中,林一飞也只能摇头叹息,毕竟社会的进步是需要时间的,这种事还需要上千年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变了。

  

待自家所有粮食都验收完毕,官员满意地点了点头,向林一飞颁发了收据,并对他表示了感谢。林一飞则只能谦逊地回应,表示这是林家应尽的责任,同时也希望能为县里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心里想的却是这次没银子和粮食了也就不必担心再遇到山贼了。

  

首发&:塔>-读小说

  

离开县衙时,已是夕阳西下。林一飞与雇农们并肩走在回城的路上。这次经历,可是让他亲眼见证了南宋时期百姓交粮的艰辛,都说古代农民生活不易,这样一看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假。

  

当然完成了任务林一飞心情还是不错的,虽然手里没什么银子了,但既然事情办完了他也就可以放心的回家了,林一飞骑着他那匹年岁已高、步伐稳健的老马,缓缓行走在仙游县城通往村庄的黄土小道上。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是在为这一天的辛劳与不易默默见证。老马虽慢,却稳健可靠,沿途,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残留的晚霞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林一飞转头望向身后的雇农们,他们的脸上虽挂着疲惫,却也透露出完成任务后的释然。几个雇农边走边聊着家常,偶尔的笑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让这份归途平添了几分温情。

  

林一飞心中暗自庆幸,今日回程之路竟出奇地平静,没有遭遇任何山贼的侵扰。要知道来的时候这些人可几乎是经历了一次九死一生的洗礼。或许是那些山贼真的改行做水贼了,亦或是林一飞之前的低调与谦和,让潜在的威胁悄然退散。随着夜幕的降临,天空渐渐布满了星辰,月光如水,洒满了前行的道路。

  

林一飞从马鞍旁的小袋中取出一只竹筒,轻轻递给身边的雇农,示意大家喝点水解渴。水虽简单,但在这一刻,却如同甘露,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大家再坚持一下,前面不远处就是村口了。”林一飞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为队伍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力量。雇农们纷纷点头,脚下的步伐似乎也轻快了许多。终于,村口的灯火映入眼帘,那是家的方向,这一天的惊心动魄也终于算是告一段落了。

  

回到家中,夜色已深,但林家的院落里依旧灯火通明,仿佛是在迎接这位归来的少年英雄。林一飞跨过门槛,一股家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他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放松下来。

  

走进正厅,父亲林裴正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卷书,但眼神中却难掩对他平安归来的期待。见林一飞进来,林裴放下书卷,目光中满是欣喜与询问。林一飞先是对着他行了个礼,随即便坐在了林裴对面,缓缓讲述起今日县衙之行的种种经历。

  

“父亲,今日我们去县衙缴税,半路上竟遇到了山贼。”林一飞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后怕,但更多的是对接下来故事的自信,“我深知硬碰硬绝非上策,便尝试着与他们交涉。我告诉他们,我们不过是些辛苦劳作的雇农,所缴之税皆是朝廷的税赋,若能放我们一马,他们亦能免祸。出乎意料的是,那些山贼似乎也被我的诚意所动,竟收了我们的银子,放我们通过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