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1976,忘不了的恩怨情仇

15 全家开荤

  "

第二天吃过早饭,聂联刚看着背上书包要去上学的两个妹妹,跟她俩预报说:

  

“今天中午咱家做好吃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真的吗?三哥。”两个妹妹眼里眼睛里立刻放射出期待的光彩,“吃什么好吃的?”

  

“暂时保密,放学回来你们就能看到了。”

  

今天是星期六,现在学校里星期六上午还有课,下午才能过周六。

  

要不然的话聂联刚就带着俩妹妹一块儿去了。

  

他昨天晚上已经想好了,今天上午要出去捉蚂蚱。

  

这年头食物匮乏,尤其好吃的东西特别匮乏,实在找不出什么有肉的东西了。

  

蚂蚱身上的肉虽然不多,但是现在已经是夏末秋初的季节,蚂蚱肚里有籽儿,那就很肥了。

  

聂联刚用一根带叉的树枝,编织成了一个类似苍蝇拍的工具,用来捕捉蚂蚱。

  

他顺着村后的路来到了村后的河边。

  

河边人草丛里有蚂蚱,但这里的蚂蚱并不是很多。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蚂蚱最多的地方就是田间地头。

  

但是村民不经过允许,是不能随随便便到田地里去的。

  

因为这年头对于防火防盗抓得很紧。

  

虽然现在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基本上没法吃,但不管是地瓜还是玉米等作物,已经长得初具雏形,你到田地里去,谁能保证你不是去偷东西的?

  

所以说原则上除了社员跟着生产队的干部去地里干活,平常的时候是禁止随随便便到田间地头去的。

  

只有村后河边这一片儿除了树就是草,没有庄稼地,这个不怕偷。

  

再远一些,持续往村子西边走,就是走到本村领地的边缘,那里有一个红土岗,面积特别大。

  

因为那一片红土没法种庄稼,最多就是栽了很多树,那里的蚂蚱也不少。

  

但因为离村子比较远,要到红土岗子去,需要经过一些田地。

  

如果让村干部看到你从庄稼地里边走,瓜田李下的,那也不好解释。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所以说,虽然河边的蚂蚱不是很多,但只能将就着来了。

  

稀稀拉拉的草丛里,蚂蚱的种类很多,肉墩子,屎飞子,大花鞋,蹬倒山,刷么杆等等。

  

蹬倒山个头最大,肚子里籽儿也饱满,只不过它的皮很硬,吃起来有点柴。

  

最好吃的还是灌木上的螳螂,那些母螳螂肚子特别大,里面全是籽儿,这个炒来特别过瘾。

  

豆子地里还有很多蝈蝈,母蝈蝈的肚子比螳螂的肚子还大,里面也全是金黄的籽儿,口味绝佳。

  

可惜不敢去豆子地里捉蝈蝈。

  

聂联刚在捕捉蚂蚱的过程当中,有时还会遇上屎壳郎。

  

他看到两只屎壳郎滚着一个硕大的粪球,急匆匆从他的面前经过。

  

这两只屎壳郎分工明确,其中一只是以站姿趴在粪球上,用前爪扒拉着粪球往后倒退着走。

  

而另一只则是头朝下,撅着屁股,用后腿奋力的蹬着粪球让它滚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不得不说后面这位屎壳郎可能懂得力学,因为这种姿势能最大限度让它把吃奶的劲儿作用到粪球上。

  

可以说,前面这只屎壳郎作用力不是很大,但似乎可以起到掌握方向的作用。

  

主要的驱动力还是在于头朝下撅着屁股用力蹬的那一位,这种方式属于后驱。

  

据说粪球里面是屎壳郎产的卵,粪球是他们未来孩子的营养餐,他们要把粪球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妥善保存起来。

  

不用问,这两只屎壳郎应该是两口子。

  

不过聂联刚到现在也分不清楚,司机和后驱动,哪只是公的,哪只是母的?

  

这年头,野外是各种虫子的天堂。

  

可惜到了后世,天堂里农药泛滥,这些蚂蚱、屎壳郎啥的全都绝种了。

  

聂联刚捉了一上午,收获颇丰,他抓了满满的四大串。

  

不过这些收获也把他累得够呛,因为这些蚂蚱都是活物,有的善于飞,有的善于蹦达。

  

塔读@

  

要抓住他们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一上午的时间抓了四大串,按说应该不少了,但聂联刚感觉还是效率太低,很不过瘾。

  

他提着手里的蚂蚱,抬头看看树枝上,骄阳之下,树上的知了们在肆意的歌唱,发出吱吱啦啦的声音。

  

看看那些知了的个头,再看看手里的蚂蚱,他就在想,有什么办法把树上这些知了全部弄下来?

  

油炸了吃着比蚂蚱过瘾。

  

当然他知道,过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有的孩子不去地里干活,会拿一根长长的杆子,粘树上的知了。

  

但这种捉知了的方法效率很低,一天也粘不了多少。

  

回到家里,聂联刚立马就开始处理这些蚂蚱,第一步就是先摘掉它们的翅膀。

  

父亲冷眼看着小儿子忙活这些。

  

等他把蚂蚱全部摘掉翅子,准备下锅的时候,父亲冷冷的说了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有了那么一点油,这就开始烧包了!”

  

他这一句话,聂联刚就明白了,自己昨天晚上干的事瞒不过这位曾经的侦察科长。

  

聂联刚冲父亲笑笑:“蚂蚱又不花钱,改善改善生活嘛。”

  

把摘干净翅子的蚂蚱放小锅里,稍微倒一点水,放盐。

  

就是先把蚂蚱煮熟。

  

一直等到锅里的水干了,水里的盐分在锅底析出一层薄薄的结晶。

  

然后就用小火,慢慢的翻动着这些蚂蚱。

  

其实锅底的那层结晶,算是蚂蚱的精华,蚂蚱鲜美的味道都存在于那层结晶里。

  

翻炒的过程当中,那层结晶又把鲜美的滋味传递给蚂蚱。

  

蚂蚱还没炒干的时候,两个妹妹放学回来了。

  

塔读@

  

她俩惊喜的发现三哥居然在炒蚂蚱。

  

俩妹妹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那样眼巴巴就在锅边瞅着。

  

一会儿,翠华说:“三哥,熟了吗?”

  

“还不行,必须要炒干,炒得焦黄酥脆才好吃。”

  

听到“焦黄酥脆”,伸着脖子的四妹居然流下了口水,她却只顾盯着锅里的蚂蚱,浑然不觉流出来的口水。

  

感觉蚂蚱已经被炒得差不多了,主角从锅里夹出三个蚂蚱,分给妹妹一人一个,他自己也尝了一个。

  

就是尝尝蚂蚱里面还有没有水分,是不是该放油了?

  

即使还没放油,吃到蚂蚱的俩妹妹眼里就放射出惊喜的色彩。

  

聂联刚觉得火候可以了,就舀了豆油,洒在锅里的蚂蚱上。

  

一阵“嗤啦”声响起,那些平平无奇的蚂蚱们突然一下子身形暴涨,全部变得饱满起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再稍微翻动一下,一大盘黄澄澄的蚂蚱就出锅了。

  

很快,上工的家人回来了,看到那么一大盘黄澄澄的蚂蚱,任谁也忍不住想要伸手抓两个放到嘴里,大快朵颐。

  

可谓吃的是满嘴流油。

  

这可真是几年不遇的开了荤。

  

即使到了后世,那些大鱼大肉在这些焦黄酥脆的虫子面前都相形见绌,何况现在的人。

  

平常都见不到一点油水,一个个满脸菜色。

  

母亲一边嚼着酥脆喷香的蚂蚱,突然又开始心疼:“太不过日子了,你怎么放了这么多油啊?你你炒一顿蚂蚱,我得炒多少顿菜啊!”

  

说着又看看灶膛前面,又开始心疼她的那把柴火:

  

“你能把这么大个头的蚂蚱给炒的这么这么酥脆,肯定用了不少火吧?

  

咱家就那点柴火了。

  

塔读@

  

为了这么一盘蚂蚱,又是油又是柴火的,谁家能吃得起啊!”

  

听母亲这么说,主角看了看自家现在仅剩的那点儿柴火,就堆在墙根底下。

  

也就是说到秋后柴火下来之前,自家就这点柴火可烧了,再没有多余的可以烧的东西。

  

确实是不够烧的。

  

可以说,这年头基本能吃饱,不大缺吃的了,但缺烧的。

  

做饭用的柴禾是个大问题。

  

对于农民来说,可以用来烧火的东西,最大的来源就是庄稼秸秆。

  

不管是地瓜秧,玉米秸,花生秧,豆秸,芝麻秸等等等等,都很好烧。

  

可惜,大多数的秸秆轮不到农户用来烧火,这些秸秆光是喂生产队的牲口都不够。

  

不管是秋收夏麦,出去给牲口留出饲料,剩下一些秸秆的下脚料,生产队才能按人口分给社员。

  

首发&:塔>-读小说

  

数量不多,这点少的可怜的柴火真的是不够烧的。

  

这就逼得一些人家做饭往往火力不够,烧开锅之后,觉得差不多熟了就停火了。

  

这也导致做出来的饭半生不熟,仅仅就是比吃生的好那么一点点儿。

  

聂联刚在想,看来还得想想办法,解决家里缺烧的这个大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