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出发!
"
第一天做生意,只是去上货,就让张佳栋遇到了这么多的规矩。
身为过来人,他虽然在心里感慨这个时代,普通人做生意竟然如此之难,脸上却只得陪着笑,朝面前连正眼都不看他的中年妇女请教。
“大姐,您看,我也是第一次来咱们厂里进货,实在是不懂咱们这儿的规矩。”
随后,他又用打着石膏的手,敲了敲后车座上的保温箱,歉意十足的继续解释道。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不,连这保温箱,还是门口传达室的师傅好心,告诉我去哪儿租的。您看我手都断了也不容易,多包涵包涵,跟我多念叨念叨,咱们这儿上货,都该注意点儿啥呀?”
一番话下来,张佳栋态度拿捏的很是到位,再加上右手果真是断了,还打着石膏。
对方不知道是因为他提到了租保温箱的事儿,还是真觉得他可怜,刚才那股不耐烦劲儿,居然稍稍消了几分,还主动停下了手上的毛衣活儿。
“哎,你们这些推车上货的小贩呐,一个个都鬼精的很。全知道这奶油冰棍儿大人小孩儿们谁都爱吃,最好卖,钱赚得也多,就都想只卖奶油雪糕不上别的!”
对方说到这儿,张佳栋还没听出来她是什么意思。
“做买卖,难道不都是什么最赚钱,才卖什么的么?”
这是未来市场经济下,每个商人的常识。
然而毕竟现在张佳栋是在听别人给自己讲规矩,只敢在心里合计,嘴上却只得顺着对方的思路捧着说。
“是,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这样确实不太合适。”
“哼!对嘛!没想到你这年轻人思想觉悟还挺高,还真跟他们不太一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结果没成想,这中年女销售似乎很吃张佳栋的这一套,对他的态度也跟着缓和了不少。
“要是让大家都随便想上什么货就上什么货,那所有人不就都进奶油雪糕,不进别的了?那我们厂里生产的那些老冰棍儿该卖给谁去?咱们厂里的机器可都是国家的财产,哪能说停就停?再说了,那奶油雪糕,咱厂里也不是说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也得看上游的厂家给咱多少计划,你说是不是?”
“哦...原来是这样...”
直到那女销售把话给张佳栋挑明了,他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之前要上货的时候,多要了一些奶油雪糕,就会被对方说是不懂规矩了。
一切的原因,说来说去,都还是计划这两个字。
八十年代初还不像现在,普通人每天都能随时随地地购买到各种奶制品。
在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畜牧业还不发达,连猪肉都还是定量供应,就别提牛这种需要大量草料和粮食喂养,生长速度又慢的大型牲口了。
除了少数需要用牛耕地的情况下,会有农村的个人饲养,基本上稍微上点儿规模的养殖,全都在国有的各大农场或者牧场。
再加上那个年代,普通人的一日三餐中,牛奶还不是必须品,国人乳糖不耐受的群体又多,奶制品在当时其实很难普及。
所以即便是那时候最有实力的大型国有农场,选育培养的品种也是以肉牛为主。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再加上牛奶保质期短,八十年代初的运输条件也不发达,生牛乳很难送到工厂。
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杀菌牛奶,还有需要牛奶加工的奶制品的产量。
像张佳栋当前所在的这家冷饮厂,生产奶油雪糕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新鲜的奶油。
可是那会儿整个琴岛市周边,也就是极有限的几个农场可以为工厂供应牛奶,用于奶油的生产。
原料的制约,就造成了下游这些需要大量依靠奶油生产的冷饮厂,需要根据上游厂家的计划,而不是市场的需求来安排自己工厂的产量。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奶油雪糕的市场需求最大,小商小贩也乐意抢着卖,冷饮厂的销售却不愿供应的根本原因。
把原因想明白了,张佳栋却依旧不知道对方所说的规矩是什么,只得又赔着好脸,试探性地问道。
“大姐,您说的这些,我都懂了。以前我也是咱们国营厂子里的职工,多少了解点儿咱们这样生产企业的难处。不过我确实是也想多上点儿奶油雪糕去卖,毕竟现在是个人了,一家老小都指望着我呢,您看您能不能稍微照顾照顾?”
“诶?那可不行!咱们厂里的规矩,那可是领导定的,我们这些销售员儿,只负责执行,哪有那个权力?”
中年女销售朝张佳栋摆了摆手,这才跟他解释起到冷饮厂上货的规矩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在咱们这儿呢,汽水儿不论口味,都是一提起批,一提是二十瓶。哦,当然,你每个瓶子得提前付给我两分钱的押金,到时候带回来瓶子了,我再给你退。”
“嗯,大姐,这个我明白了。那冰棍儿和雪糕呢?这俩咱们按照什么来上货的?”
提到了最关心的地方,张佳栋的表情立马变得非常恳切。
“老冰棍儿啊,都一样,全都是每个口味儿十根儿起批。不分口味儿,每批发二十根,可以再卖你五根儿奶油雪糕。”
“哦,原来如此...”
听过了对方的解释,张佳栋就立刻明白了,原来这女销售此前所说的规则,其实就是所谓的“配售”。
好卖的产品搭配不好卖的一起卖,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
这样,确实是可以保证那些不太好卖的商品,也能顺利地进入市场,不用停产或者减产。
但是相应的,销售的风险就被间接地转移给了他们这些零售的商贩。
张佳栋悄悄对比起他之前上货的方案,和对方开出的条件。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如果还是按照十五颗香蕉,十五颗牛奶口味的老冰棍来上货,那对方肯批发给他的奶油雪糕也就只有区区的五根儿。
要是按每根奶油雪糕能帮他赚五六分钱来算,单这一项,他今天就至少要少赚七八毛。
再加上此前他租箱子时,所给的租金,冷饮厂这些大大小小人为搞出来的规矩,竟然让他辛辛苦苦忙活一整天后,少赚了整整一块钱!
要知道在1982年,这一块钱可是他当司机,差不多一天的工资了!
把账算清楚的张佳栋,知道自己没法改变别人定下的规则,只得从上货的数量上做出调整。
“大姐,那这样吧,这次我橘子味儿的汽水儿还是只要一提。香蕉、牛奶味儿的老冰棍儿,我每个要二十颗,这下总该能卖给我十根奶油雪糕了吧?”
“成!你把押金和货款先都放桌上,我这就去给你拿!”
销售大姐瞄了一眼张佳栋自行车后座上的保温箱尺寸,知道他要的冰棍儿、汽水儿完全能放得下,立马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去冷库给张佳栋提货去了。
不多时,交过了钱和押金的张佳栋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冷饮厂的大门,临走前还不忘和门卫打了声招呼。
“师傅,我先走了哈,明天再来麻烦您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见对方继续看着报纸,只是随便抬了抬手没搭理他,张佳栋也不恼。
小小的一次上货经历,让他见识到了那么多的规矩,现在他正需要好好放开拳脚,去赚到这辈子做买卖的头一笔收入,好让在医院中一直等他好消息的小夏彻底放心。
“不过,现在还这么早,我应该先去哪儿卖冰棍儿才最合适呢?”
飞速地在脑海中,将他们这个小县城人流最密集的地方都过了一遍。
张佳栋灵光一闪,突然就有了主意。
“对呀!这个点儿,去那个地方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