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母亲怀表启梦,爱与使命同行
"
第二天,晨曦初露,阳光如丝缕般洒落在校园。李知行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学校,远远便瞧见叶德明已在门口等候。他身姿挺拔,手中紧握着一本笔记本,神情专注,似在思索着什么。晨光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却也难掩其眉眼间淡淡的疲惫。
“李老师,早。”叶德明敏锐地察觉到李知行的到来,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温和与期许。
“叶同志,你怎么这么早?”李知行心中诧异,目光落在叶德明手中的笔记本上,猜测着或许与教育改革之事相关。
叶德明扬了扬手中的本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浅笑:“昨天回去后,我仔细梳理了关于教育改革调研的思路,觉得有不少地方想跟你探讨探讨。你身处教学一线,见解独到,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
两人并肩漫步于校园小径,叶德明接着说道:“这次教育改革意义非凡,上头期望探索出契合农村教育的全新路径。然而,目前困难重重,尤其是教学方法与资源分配方面,各方观点不一,众说纷纭。”
李知行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我觉得当务之急是依据孩子们的实际状况制定教学内容。咱这儿的孩子基础知识薄弱,得从基础抓起,但同时也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不能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正说着,他们恰好路过教室,里面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清脆而整齐的声音,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叶德明和李知行不禁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流露出欣慰与期许。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走进办公室,叶德明轻轻摊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他指着其中一条内容,神情认真地说道:“关于教学资源,当前的状况极为严峻,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我思索着,能否尝试一些创新举措,比如与城里学校搭建帮扶桥梁,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
李知行眼睛陡然一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主意太棒了!不过,实施起来或许困难重重,城里学校自身教学任务繁重,愿意分出精力来帮扶咱们吗?”
叶德明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知行:“这确实是个难题,但我们可以尝试主动沟通,展示我们的诚意与需求。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希望的。”
两人就这样围绕着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各抒己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一上午的时光便在热烈的讨论中度过。
临近中午,李知行轻轻起身,准备前往教室查看孩子们的情况。叶德明见状,也跟着一同起身:“我也一起去看看。”
来到教室,孩子们正收拾书本,准备前往食堂用餐。赵小强眼尖,一眼瞧见李知行和叶德明,眼睛滴溜溜一转,像只欢快的小鹿般跑了过来:“老师,叶叔叔,你们在聊啥呢?是不是又有啥好玩的事儿?”
李知行微笑着,轻轻摸了摸赵小强的头,眼中满是宠溺:“是关于你们学习的大事,以后能让你们学到更多有趣知识的事儿。”
赵小强兴奋得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真的吗?那太好了!老师,我以后是不是能知道更多像火山喷发那样好玩的事儿啦?”
叶德明被赵小强的天真活泼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来,蹲下身子,亲切地说道:“当然,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会了解到更多奇妙的知识。”
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纯真笑脸,李知行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微微转头,与叶德明的目光交汇,两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同样的坚定,仿佛在无声地承诺,一定要携手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午饭后,李知行回到办公室,认真批改完作业。想起赵小强近日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的表现,她决定趁下午没课,再次前往赵小强家家访,深入了解情况。她来到叶德明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叶德明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李知行推开门,说道:“叶同志,我打算去赵小强家一趟,他最近状态不太好,我有点担心。”
叶德明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面露关切之色:“需不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山路不好走,有个照应。”
李知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考虑到叶德明手头也有不少工作,便微笑着婉拒:“没事,我自己能行。你手头事儿也多,我去去就回。”
叶德明微微点头,叮嘱道:“那你路上小心,要是有什么情况,及时回来告诉我。”
李知行走出学校,沿着蜿蜒的山路朝赵小强家走去。一路上,山间野花烂漫,五彩斑斓,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她此刻满心忧虑,无心欣赏这如画美景。
不知走了多久,李知行终于来到赵小强家那间破旧的土坯房。她轻轻敲了敲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赵小强的母亲看到是李知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激:“李老师,你咋又来啦?快屋里坐。”
屋子里依旧昏暗简陋,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赵小强的父亲躺在床上,面色比上次见面时愈发苍白,整个人显得虚弱无力。赵小强静静地坐在床边,手中拿着一本书,正专注地看着,见李知行进来,他微微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小强,最近在学校怎么啦?老师感觉你上课老是走神。”李知行轻声问道,在赵小强身边缓缓坐下,目光中满是关切。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赵小强咬了咬嘴唇,犹豫片刻后,小声说道:“老师,我爸的病一直不见好,家里又没钱,我……我担心以后不能上学了。”说着,他的眼眶微微泛红。
李知行心中一阵酸楚,轻轻搂住赵小强,温柔地说道:“别担心,老师会想办法的。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能因为这些事耽误了学业。”
赵小强的母亲在一旁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声音带着哭腔说道:“李老师,你说这可咋办呀?他爸这一病,家里的顶梁柱就塌了,小强他爷爷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我一个人实在是……”
李知行赶忙安慰道:“赵婶,你先别着急。我回去和学校、叶同志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从赵小强家出来,李知行心情格外沉重。她深知,像赵小强家这样的困境在村里并非个例,要真正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必须先解决他们家庭面临的实际难题。
回到学校,李知行径直走向叶德明的办公室。叶德明正在整理资料,看到李知行进来,看到她满脸的忧虑,心中一紧,赶忙问道:“李老师,家访情况不太好?”
李知行轻轻叹了口气,将赵小强家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语气中满是担忧:“叶同志,咱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这些困难家庭一把?孩子们因为家庭原因面临辍学,实在太可惜了。”
叶德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知行:“我先去问问教育局有没有相关的救助政策,同时咱们也可以在村里组织一下,看看能不能发动村民互帮互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努力,总会有办法的。”
李知行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好,那就辛苦你了。我也会在学校这边组织一些活动,发动学生家庭一起帮忙。”
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从救助政策的申请流程,到村民互助的组织形式,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斟酌。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黄。
塔读@ 李知行回到宿舍,疲惫地躺在床上,脑海中却依旧思绪万千。她想着赵小强家的艰难处境,想着学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重难题,心中五味杂陈,久久难以入眠。 不知过了多久,李知行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那块神秘的怀表再次出现,它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指针疯狂地转动着,发出清脆的滴答声。 突然,一阵清脆的滴答声将李知行从梦中唤醒。她猛地睁开眼睛,发现怀表正静静地放在枕边,表盖不知何时已经打开,里面透出微弱而柔和的光芒,光芒中隐隐约约出现一个模糊的身影。 “知行……”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来,仿佛从遥远的时空深处穿透而来,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暖。 李知行一下子坐起身来,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怀表,心中既惊讶又激动:“母亲?是你吗?” “是我,知行。”那声音轻轻回荡在寂静的房间里,温柔而慈爱,“你在那个时代过得还好吗?” “我……我挺好的,就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李知行急忙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妈,你到底为什么要让我穿越到这里?还有,你怎么能通过怀表和我说话?” 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仿佛能看穿李知行的困惑:“这块怀表是连接两个时空的媒介,我知道你会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你穿越到八十年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什么使命?”李知行追问道,目光紧紧盯着怀表,仿佛想要从那微弱的光芒中探寻出答案。 “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但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你要用你的知识和爱,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母亲的声音变得严肃而庄重,“这不仅关乎这些孩子,还关乎整个时代的发展。” 塔读@ 李知行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妈,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努力的,可是目前的困难真的很多,赵小强家的情况……” “不要害怕困难,知行。”母亲的声音打断了她的话,充满了鼓励与支持,“你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会和你一起并肩前行。” 说完,怀表的光芒渐渐黯淡,声音也随之渐渐远去。李知行紧紧握着怀表,心中思绪如潮。母亲的话让她更加坚定了信念,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知行的脸上。她精神饱满地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匆匆来到学校。她迫不及待地找到叶德明,将昨晚怀表的奇异经历和母亲说的话,详细地告诉了他。 叶德明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凝重。待李知行说完,他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而坚定地看着李知行:“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既然你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我也会全力支持你。咱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李知行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感激的泪花。她看着叶德明,真诚地说道:“谢谢你,叶同志。有你在,我感觉更有力量了。” 叶德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别这么客气,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们。以后咱们携手并肩,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 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默契与决心。那笑容,如同清晨的阳光,驱散了前方未知的阴霾,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德明四处奔走,不辞辛劳。他频繁往返于教育局和学校之间,向教育局领导详细反映村里困难家庭孩子的情况,言辞恳切地争取救助政策。每一次汇报,他都精心准备,将孩子们的困境和对知识的渴望生动地描述出来,只为能引起教育局的重视。 李知行则在学校里积极组织互助小组。她耐心地向学生家庭宣传互助的意义,发动条件稍好的家庭,伸出援手帮助像赵小强家这样的困难户。她利用课余时间,一家一家地走访,与家长们沟通交流,用真诚打动每一个人。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互助小组的帮助下,赵小强家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赵小强的父亲得到了一些简单的治疗,身体慢慢有了起色,脸上也渐渐恢复了些许血色。赵小强看到父亲的病情好转,心中的阴霾也随之散去,重新找回了往日的活力。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此同时,叶德明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教育局的一项短期救助计划。这项计划为村里的困难学生提供了学习用品和一定的生活补贴,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那些面临辍学的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却如乌云般悄然降临。村里一些人对互助小组的工作产生了质疑,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在搞特殊化,偏袒部分家庭。还有人觉得救助计划不公平,为什么有的家庭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这些质疑声在村里迅速传开,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引发了一些村民的不满。他们情绪激动地来到学校,要求李知行和叶德明给个说法。 面对情绪激动的村民们,李知行和叶德明并未慌乱。他们耐心地倾听着村民们的质疑,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与理解。待村民们情绪稍缓,李知行轻声说道:“各位乡亲,我们组织互助小组和争取救助计划,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好好上学。我们是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困难来安排帮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失去学习的机会。” 叶德明也紧接着补充道:“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孩子们就是咱们的未来。咱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猜忌。只有孩子们有出息了,咱们村子才有希望。救助计划的标准是公开透明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仔细考量,如果大家有疑问,我们可以一起核对。” 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解释,大部分村民理解了他们的良苦用心,脸上的不满渐渐消散,质疑声也渐渐平息。但李知行和叶德明心里清楚,要想真正改变村里的现状,赢得村民们的完全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教育改革调研的深入,叶德明和李知行发现了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们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决定组织一个教师培训小组,定期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学习。 在培训小组的活动中,李知行充分发挥自己现代教育知识的优势,为老师们生动地讲解如何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亲自示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叶德明则积极联系城里的教育专家,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不懈努力,邀请他们来村里进行指导。每一次专家来指导,叶德明都会全程陪同,认真记录专家的建议,确保老师们能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李知行和叶德明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奋斗,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来越深。每当遇到难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对方,相互倾诉,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渐渐地,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两人心间悄然滋生,如同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虽悄然无声,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李知行、叶德明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上充满了积极活跃的氛围。村里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 【作者题外话】:热点:李知行与叶德明为农村教育改革深入探讨,面对赵小强家困境积极救助。争取到救助计划却遭质疑,还发现师资等深层问题。两人携手应对,感情升温,学校渐有起色。 推荐:看他们如何破解农村教育难题,感受为孩子未来拼搏的执着。情节丰富,情感细腻,展现教育使命与美好情谊,值得一读。